close

「南方好客」:客家民族誌或旅行家日記        文/鍾岳明

 

 「南方好客」系列是一連串對在地客家文化、族群實地走訪與探索的珍貴紀錄短片,終於在118滿場觀眾的等候與期待下揭開了序幕。國內知名紀錄片導演吳乙峰率領一票年輕導演親自走入田野,從不同的切面與理念攝錄美麗的客家文化,透過紀錄片形式的顯現,在最經濟的時間內帶領我們走入客家人的生命和世代傳承的精神。

 

揭幕首場,南方影展特邀吳乙峰與眾紀錄片導演親自現身會場,向觀眾簡述其拍攝理念。對於本身是客家人或對客家文化有所關注的人來說,這是一場對土地記憶的緬懷,充滿著懷舊的趣味;對於不熟悉客家文化的觀眾來說,則是一段客家鄉村的特寫和走進客家人群生命與記憶的美麗冒險。

 

在 《啊啊阿公》中,導演陳俊嘉透過線索尋訪了糶糴村熱心撿拾垃圾並免費提供公廁衛生紙的八旬老阿公,他說「我並非志工、也不是環保人員,我不過是自己出去運 動」,勤奮且不求回報的態度,使他成為村中最神秘的名人。影片裡一再出現的「開門」影像,也開啟了阿公收藏多年的記憶。

 

一句閩南人描述萬巒女性的俚語,觸發導演毛致新對萬巒女性尋訪的好奇。《萬巒妹仔》透過早、午、晚三個時間紀錄市場內三個不同女性的生命故事,但是她們同樣讓我們體悟到「不斷勞動是生命很重要的事」。

 

我們都曾經折服於美濃的美麗,但是當地人口外移卻是不爭的事實。兩位正值花樣青春的男女,卻反常地懷有想要長留家鄉的願望,導演黃琇怡的思考「為甚麼他們想回去?」開啟了《春天的對話》。透過劇情化形式的串連,類似於書信或MSN的方式讓兩名原不相識的男女進行對話,傾吐、聆聽彼此心中的願望,同時也讓美濃的好山好水盡收眼底心裡。

 

交通不便的高樹鄉同樣面臨人口外移的窘境,《高樹》導演吳耀東以老中青三段不同的故事描述了農村境況與問題,在客家詩詞的穿插點題下,舒緩地道出高樹美麗的歷史地理和動人的故事。

 

《火庄遊俠》的導演陳博文致力於挖掘「生活裡的客家」,在純樸的村莊裡住著一位不尋常的「浪人」──文俊,他獨特的生活方式與行為作風後面藏著一個偉大的使命,就是接濟當地的所有遊民,也因此被戲稱為「丐幫幫主」。吳乙峰提醒我們:「文俊的生活其實正是社會局的工作」。

 

《阿秋綜藝團》的英文譯名《Tzan-Hui’s Life Show》更能點出題旨,導演蔡一峰表示影片的主角並非道地客家人的阿秋,而是與她相偕多年的丈夫燦輝。客家禮俗經由河洛人的燦輝非線性地延續,道出臺灣本土文化複雜的交織與恢宏的氣度。

 

不論是作為一部旅行家的日記或是一個民族誌的研究,這些用鏡頭寫下南方客家人的紀錄片,不僅帶領我們重新認識美麗的客家文化,也開啟了常民與土地再次對話的契機。

 

 小註腳:<南方好客群像>系列影片可免費索票,請至台南國賓影城南方影展服務台索票劃位,目前<南方好客>系列3~7仍有座位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outhfilm 的頭像
    southfilm

    2008南方影展

    southfil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